北京湿疹治疗好医院 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rczy/210405/8814564.html「本文来源:青年文摘」
前几天,有一个博主提到自己最近刷到的一条短视频。
视频上,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、化着精致妆容的姑娘,在病房里跳那种蹩脚的网红舞。
旁边的病床上,躺着一个动弹不得的病人,身上插满了管子。
配乐很土味,舞蹈很欢快,整个场景看上去透露着满满不合时宜的尴尬。
想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类似于“我妈进抢救室了,你们能给我点一万个赞不?”之类的负面新闻。
评论区里,网友们都在艾特自己的好友来看笑话。
有的则揣测,这个姑娘下一步就要开始直播赚钱了。
恶意揣测的人很多,却很少人会点进这个姑娘的主页,看看她究竟经历了什么。
原来,这个27岁的姑娘是一名舞蹈老师,之前的她爱美,爱旅游,爱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。
直到今年,一场车祸把她妈妈送进了抢救室。老人的命虽然保住了,却失去了自理能力,智力如同幼儿。
家境并不富裕的她,只好辞掉工作,每天24医院照顾妈妈。
她剪去了一头长发,医院里给妈妈做营养餐,带着妈妈做康复训练。
每天抱着斤的妈妈上下床五六次,早晚洗两遍澡,手脚各泡半小时。
她陪着妈妈度过了无数个煎熬的夜晚。
“凌晨一点,又是一个崩溃的夜晚,平均半小时咳痰一次,我不敢睡。”
“昨晚老马又把自己的胃管拔了,这个月已经第三次了,每次插胃管很伤害鼻粘膜,她也很痛苦。
“夜里我又不忍心把她手脚绑起来,看来以后还是要狠心一点儿,把她手脚绑起来了。”
她从来都没有嫌弃自己的妈妈,总是不离不弃:“现在换个身份守护你,我是妈妈,你是女儿。”
说实话,我看着她发的视频,好几次忍不住泪流满面。
有权利抱怨命运不公、生活不易的她,却总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。
舞蹈对她来说,就像是一种救赎。她的生活已经因为一场意外分崩离析了,但她还是选择跳一支舞。
我不敢想象,那些仅仅看了她一个病房跳舞的视频,就不断在下面的评论区嘲笑她的人,会让她有多难过。
钱锺书先生曾说过:“那些在我们背后的窃窃私语,就像饭里的沙粒或者生鱼片里没有剃干净的刺,给人一种不期待的痛。”
总有一些人喜欢先入为主,总是来不及了解事情的全貌,就对他人随意作出评判。
殊不知,我们自以为了解的真相,往往只是浮于表面的冰山一角。
你永远不会知道别人到底经历过什么,强颜欢笑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痛苦。
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,就是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,贸然去评价别人。
一位24岁的英国小哥,也有着类似的经历。
从他自拍的照片来看,他是一个外表正常、颜值不错的男生。
看上去甚至有点儿健美的体型,也许会让人觉得他身强力壮。
然而,外人所不知道的是:这个貌似阳光健康的大男孩,掀开衣服,里面插满了各种管子。
他患有克隆氏症,一种原因不明的、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,会引起很多并发症,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。
2年时间里,他做了80多次手术,不能吃任何固态食物。
他会浑身无力,一直发低烧,全身关节疼,走两步就想腹泻,绞痛得满头大汗。
他无法正常排泄,只能从肚子上开个洞,用一根管子接住大肠,排泄到随身携带的一个袋子里。
但就因为他看上去与正常健康人无异的外表,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、恶意评价。
当他去公共场所,使用无障碍厕所、电动代步车、残疾人车位、拐杖时,总有人在背后窃窃私语:
“他不是很健康吗?干吗滥用社会资源?”
“你是不是在敲诈福利系统?”
小哥只能在网上写下自己的一段心声:
“你们根本不知道我每天必须面对怎样的困难和障碍,单凭第一印象就开口批评我。
“你们不知道我身体正在承受的病痛,所以没有权力来干涉我。
“也许你们该想想,我每天必须经历多少痛苦和挣扎才能起床、打扮自己,努力表现出正常的样子。”
是啊,很多痛苦是外人无法看到的,但这不代表这些痛苦就不存在。
生活中,总有人以为自己了解一切,习惯用恶意去揣测别人。
他们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作出审判,却从未想过给别人造成了多大伤害。
没有人可以做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,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位思考一下,做到不轻易地评价别人?
心理学上有个词,叫“认知吝啬鬼”(Cognitivemiser),也称为“认知经济”“认知节约”,指的是:
大脑吝啬使用认知资源,倾向于走捷径的思维习惯。
我们常常根据大脑中固有的认知来判断他人,形成刻板印象,产生相应好恶。
却不愿意稍微花点精力去真正了解、分析,给这个人以准确客观的评价,这就是认知吝啬鬼的表现。
有这样一道简单的测试题,你也可以测测看自己的认知吝啬程度:
杰克正看着安妮,而安妮正看着乔治。杰克已婚,乔治未婚。
请问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在看着一位未婚人士?
A.是
B.不是
C.无法确定
你会选择哪个答案?
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团队发现,这道题错误率高达80%,5个人中就有4个人答错。
答错的人当中,有相当一部分是哈佛大学等美国常青藤高校大学生。
也就是说,是否能答对这道题,与智商高低关系不大。
简单分析一下题目:杰克已婚,乔治未婚,安妮婚姻状况未知,可能已婚,也可能未婚。
如果安妮已婚,因为安妮看着未婚乔治,符合已婚人士看未婚人士要求,所以答案是“A”;
如果安妮未婚,因为已婚杰克看着未婚安妮,也符合已婚人士看未婚人士要求,所以答案同样是“A.是”。
也就是说,不管安妮是否已婚,正确答案都是A。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“C.无法确定”。
因为很多人认为题目中没给出安妮的婚姻状态,就认为信息不足无法得出结论,却不愿意做个简单分析。
这就是大多数认知吝啬鬼的特征了:倾向于寻找显而易见的表面信息,而不愿意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,进而得出更全面准确的信息。
就像伍尔芙在《到灯塔去》中写的:“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,有一半是荒唐的。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。”
一个人认知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,就是学会不想当然地下结论。
别再轻率给他人下定义、贴标签。
别人的世界里,多的是,你不知道的事。
共勉。